国家卫健委副主任于学军:加快解决医用设备、疫苗等领域“卡脖子”问题

日期:2021-03-23 14:14:33 访问量:1127 来源:康世界(北京)健康管理有限公司

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,让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话题,不仅包括个人身体的健康,还包括国家卫生健康领域的改革发展。

在3月20日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经济峰会上,这也是焦点议题之一。

活动中,国家卫健委副主任于学军表示,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,立足医学科技自立自强,集中力量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加快解决一批药品、医疗器械、医用设备、疫苗等领域的“卡脖子”问题,推动我国健康科技创新整体实力大幅提升。

疫情的袭来让人们注意到公卫体系建设的重要性。于学军表示,要加快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。

辉瑞公司董事长、首席执行官艾伯乐则认为,在帮助政府疏解公共健康体系压力方面,商业健康保险将发挥愈发重要的作用。

促进健康与养老等融合

数据显示,2019年,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87.2亿人次,比上年增加4.1亿人次,增长4.9%。2019年末,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1007545个,比上年增加10112个。这一系列数据,折射出大健康产业还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。

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方面,于学军表示,要促进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
于学军指出,新冠疫情让人们的健康意识大幅提高,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高品质的健康需求持续增长。健康产业是健康中国建设的五大战略任务之一,产业链条长、关联产业多、带动效应强、跨界融合度高。

于学军说,将深化卫生健康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持续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主动适应人民健康需求,深化体制机制改革,优化要素配置和服务供给,补齐发展短板,推动健康产业转型升级,积极促进健康与养老、旅游、互联网、健身休闲以及食品的融合,培育健康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,不断满足人民健康需求。

健康中国建设也给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。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张剑秋认为,健康产业迎来了三大发展机遇。一是后疫情时代,国民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,健康产业将迎来市场新机遇。二是随着“双循环”新发展格局的构建,健康产业将迎来产业合作的新机遇。

“三是随着5G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,数字转型正在不断加速,健康产业也将迎来数字化新机遇。”张剑秋说。

该如何抓住机遇?张剑秋认为,还是要靠创新。健康产业要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,以创新来抓市场、强产业、兴技术。具体包括加快产品创新,把握市场新机遇;推动模式创新,把握产业合作新机遇;拥抱技术创新,把握数字化新机遇。

在模式创新方面,张剑秋指出,企业要不断创新发展模式,深化国际相关合作,来激活和激发全球所有合作伙伴的活力。对于行业龙头企业来讲,更应该积极构建互利共赢的产业生态圈,将全球相关优质资源进行优化组合,不断满足消费需求。

加快疾控体系改革

面对此次疫情,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经受住了考验,但也暴露出一些短板与不足。推进健康中国建设,构建强大的公卫体系非常重要。

于学军指出,要加快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。下一步,要理顺体制机制,明确功能定位,提升专业能力。

于学军表示,要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,改善疾控基础条件,完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,优化完善疾控机构职能设置,加强国家级疾控机构能力建设,健全疾控机构和城乡社区联动工作机制,完善公共卫生重大风险评估、研判、决策机制,创新医防协同机制,筑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,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经济发展保驾护航。

艾伯乐则指出,与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,中国的公共卫生系统也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。

对此,艾伯乐建议,商业医疗保险公司可以帮助政府疏解公共健康体系中的压力,也可以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医疗保险和治疗,包括获得创新性药物。相关文献也说明商业医疗保险可以减少病人直接负担成本,提升医疗质量,同时还能够打造更好的疾病防控机制,促进生活健康。

艾伯乐表示,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,商业医疗保险不断增加,给中国整体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影响。比如一个家庭花在医疗方面的费用越来越少,他们就有了更多的可支配收入,能促进国内消费。

在艾伯乐看来,药企可以帮助商业保险公司更好地设计产品,药企对疾病治疗等方面有很多认识,可以将相关数据同保险公司分享,还能更好地理解病人的要求,帮助保险公司管理风险。

【责任编辑:(Top) 返回页面顶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