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古以来,对于女人的美好形容词那是一卡车也拉不完,什么柔情似水啦,什么如花似玉啦,什么小鸟依人啦。作为一名女性,在古代混的好了,那可是倾国倾城,名垂青史的主儿,而在现代社会的新时期女性身上,好像也就没那么玄乎了。
如今,有的妹子已经修炼成为成走路快如飞,入得厨房出得厅堂,挣得了人民币,换得了矿泉水,还打得了流氓的“女汉子”,而还有一部分妹子,仍然在走长发飘飘,身材纤细,拧不动矿泉水瓶的柔弱女子路线,虽然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,走什么路线都无可厚非,但是真的有那么些时候,不管哪种路线的女性,都会实在不想再做女人,只希望一觉醒来能够变成男儿身!
几乎每天,我都会遇到捂着肚子弓着腰,面色苍白冒冷汗的妹子,她们之中不仅有年轻的小妹子,还有上了点年纪的大妹子,不仅有没男朋友的单身处女,还有已经生了俩娃的孩他娘,而让她们来医院的原因是一致的,那就是:同一个世界,不同的痛经。
痛经有多痛?每个妹子的答案都不一样:有的说,像有一把大铁锤在不间断轮锤自己的小腹;有的说,好像下肚子里藏了一台挖掘机,还是24小时轮番工作的。当痛经真正到来,什么小腹坠痛浑身无力都是低级别的,真正高级别的就是直接晕倒昏厥救护车拉进医院。
大铁锤也好,挖掘机也罢,看起来同样的痛经,其实可能有着不同的原因。今天,就和大家聊一聊“痛经那点事儿”~
西悉尼大学(West Sydney University)的公共卫生学者,结合以往38个研究的数据,做了一个超过两万个样本的元分析(meta-analysis),调查痛经对女性的影响。
数据发现,全世界大概有71%的25岁以下女性都受痛经困扰,其中有1/5因为痛经缺过课,超过40%因为痛经影响过课堂表现和注意力。由此看来,痛经在年轻女性中的普遍程度可能大于此前的估计,而且对不少女性造成了挺严重的困扰。特别是对不发达地区,月经来潮的女孩子不仅要遭遇卫生用品的短缺,身体的不适会让她们更倾向于远离课堂。
但是,研究者在各个国家、不同来源的数据中,发现了另一些问题,是关于个人对于疼痛的报告和认知的。在全世界来自医疗机构的数据中,痛经的比率和严重程度是相仿的;然而在各类社会性的调查和观察性研究中,一些地区呈现的数据非常不稳定,对于是否痛经、痛到什么程度、产生了什么影响,结论比较模糊。
在很多文化中,谈论月经是一种禁忌,自然女性就会有意识地不去谈论这种疼痛;或者认为这种疼痛是“需要被忍耐”的,即使痛到无法坚持也不去求助。这很正常——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,人们对于女性的“奉献”和“忍耐”也有诸多要求,生育上的疼痛、每个月的不便,都被“忍忍就好”搪塞,个人感受很少被关心。
还有,相当多的数据并没有提供对于“痛经”的定义,以及“多痛算是痛经”、“痛到了什么程度”。疼痛这种事情,虽然非常主观,但是依旧是有量表可以测量的,比如疼痛是否影响日常活动、是否影响睡眠,等等。但是在分析的38个研究数据中,仅有3个提供了客观的量表。很多对于痛经的研究,根本没有提供测量基础;换句话说,人们关于痛经“对于个人的影响”的了解,还远远不及对于其它疼痛或者疾病的了解。
研究者认为,对于痛经的某种程度上的“忽视”,以及文化上面的禁忌,让女性不去正视自己的痛处,也不倾向于寻求帮助;很多女性会在社会的压力下认为,痛经是一种“忍忍就过去了”的事情,是自己的私事儿;工作机构、教育机构,也不去提供合适的帮助;女性之间也缺少体谅——许多不痛经的人,无法理解痛经者所经历的一切;而痛经的人则会怀疑“是否自己太矫情”。
而对于严重的痛经的不闻不问,则会导致疾病的误诊。例如,痛经分原发性和继发性的痛经,继发性的痛经很可能是子宫内膜异位、盆腔炎或者子宫肌瘤等疾病导致。有研究认为,子宫内膜异位的发病程度和诊断率可能因此被低估了。
即使是没有病理影响的普通情况,人和人之间也会差很多。我个人属于不太会痛经的,但我也见过痛经的时候严重到满脸煞白的女生但是,在人们羞于谈论月经、信息有限的情况下,很多女生都是选择了一个人默默忍受,对于有效的缓解方式少有认知。
对于这个问题,研究者也认为,教育机构应该加大对痛经的重视,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,给女学生提供诸如止痛药等帮助。但研究也并没有推荐“放假”这种简单粗暴的行为——痛经的痛苦已经对女性造成了缺课、缺席工作等影响,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减轻这种痛苦,而不是把女性摁在家里不得动弹。
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
康世界健康全世界 与时代同步 为健康而来